存在主义 KP 原生家庭宿命论|《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》读前感
《读前感》第 230902|033 期
正文大约3300字,阅读需要11分钟。
1. 综评与建议
综评:★★★★4星
“微信读书”同类 图书至少有 2本。
本书适合 哲学、现象学、心理学爱好者 阅读。
建议收听文末解读音频,或借阅,或购买电子书。
2. 作者与内容
作者:[丹麦]博·雅各布森
哥本哈根大学教授,学者,存在主义治疗师和督导。
内容:
思路非常清晰,叙述的语言流畅易懂,颇具表现力,还很吸引人,从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,自然延展到存在主义哲学、现象学、存在主义治疗、精神分析,以及与存在议题(existential givens)相关的研究,如死亡、焦虑、创伤、危机、选择、自由、责任等人生重大话题。 公众号:万生心语
《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》推荐序
3. 吐槽与感悟
槽点1:
吐槽一下关于评论里提到的“不评价”。
其实,这里所说的,或者说大家所不能接受的评价,多指负面评价。
至于正面表扬,好像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性忽略了,也许是不方便拒绝吧。
我倒觉得,更要小心正面评价,因为他防不胜防。
我听过一句话,叫“夸死人不偿命”。
气死人,是真的要负责的,但是,夸死人大家往往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,如何叫人家偿命呢。
上一期,说到
成人的世界更加稀缺善意和温柔,因此,(坦诚、尊重和关注)会更显宝贵、更加有效。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。谁会不需要坦诚、尊重和关注呢?
独角大仙,公众号:内向者曰跟孩子学为人处事|《最温柔的教养》读前感修订版
而有的人,就会利用这种稀缺,来操控别人。
这招,对于大学新生、在职场新人,乃至新入职、新晋升的职场老人,等等,在这些急于证明自己、急于得到承认的人身上, 屡试不爽。
大部分做负面评价的人,往往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,如果不是想PUA我们,那至少初衷是好的。
最主要的是,负面评价极其容易引起我们的反感和警惕,反而不容易伤害我们。
而我们生命中的过客,基本不会对你负面评价,谁也不想平白无故得罪人。
只有极少数,像我这样的碎嘴子,自以为是、好为人师、心直口快,总是因为过度坦诚而得罪人。
剩下的,就是那些拍马的人,他们拍,是为了骑,是为了让马跑得更快、干得更多。
正面评价、负面评价,都说完了,现在说说“不评价”。
读者朋友们,你们觉得真正的不评价存在吗?
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上的不评价是存在的。
但是,嘴上不说,不代表心里没说。
要知道,除了口头语言,还有形体语言,还有行为表现。
一个人认可我们与否,许多时候是不用说出来的。
对方的眼神、表情,对方爱不爱和你说话,也能够让你看清他的基本态度。
另外,在严肃正式的场合,特别是需要表态的时候,不评价、不提及的本身,就已经是一种评价了。
现在,再套用一下存在主义的论调。
存在的,那就是合理的。
既然存在评价,评价就是合理的。
我们每天接触许多人和事,一生接触无数的人和事,需要做无数个判断。
不判断,我们就无法做出决定,继而无法采取行动。
判断与评价之间,只不过是说不说出来这一步之遥。
所以,评价,是免不了的事。
我们无法不评价,也无法拒绝评价。
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应该评价,而在于评价得好不好。
我们欢迎的是真诚的、客观的、友善的、得体的评价。
反对虚伪的、主观的、别有用心的、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评价,不管这些评价是正面的,还是负面的,还是所谓的不评价。
其实,即便是不受欢迎的评价,也没什么。
一个成年人,应该具备正确对待和消化他人评价的能力。
现在不是流行钝感力吗?
那还为什么要刻意回避评价呢?
这一点,我们要和明星学习。
遭受各种恶意评价最多的人,非明星这个群体莫属。
如果有人恶意评价你,那正说明你“人红是非多”。
如果你什么恶意评价都没有,可能你实在太菜了,不值得攻击。
所以,许多明星,还要故意制造一点负面新闻,生怕自己被人彻底遗忘。
我们大多不是明星,话题似乎有点遥远。
那如果,让明星和你交换人生,同时也要承受各种负面问题,你愿不愿意呢?
我想,大多数人会愿意的,无论是年轻人,还是老江湖,少有能外。
欲戴其冠,必承其重。
如果什么好事都想要,又什么坏事都不想要。
那就有点矫情了。
槽点2:
存在主义,是反对探索原生家庭的心理学流派的。
网上也流行一句话,“不念过去,不惧未来”。
不纠缠于过去,特别是不要陷于过去带来的负面情绪,不反复咀嚼沉年往事的痛苦;
更不好以原生家庭的问题,有意无意为自己的问题开脱,
无疑是正确的。
但不回顾总结反思过去,显然也不对的。
而且,过去还有许多美好的、能给我们力量的东西呢?
那些沉溺于过去的美好、回避眼前现实的人,问题不在于是否记得过去,而是性格中的软弱。
回避现实的人,既使不沉溺于过去,也会以其他方式回避。
忘记过去,就意味着被叛。
忘记过去,也意味着无法开创未来。
过去与未来,是无法割裂开的。
未来,只能是过去的延伸,哪怕未来是一种全新的创造。
就算是去创造,不也是相对于过去的反向创造吗?
不看清过去,怎么知道过去的反方向,何谈创造?
否则,创造也很可能是对过去的变相重复。
槽点3:
当前,存在主义心理学、以原生家庭理论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,还有行为主义、机能主义……各种流派纷繁复杂,令一般读者晕头转向,无所适从。
这些流派多出于美国,而且都很实用,充分地显示了美国学术界的实力与特点。
但是,这些学派之间,迫于竞争和论战需要,往往会把话说得比较绝对。
作为普通读者,我们要有自己的鉴别能力,更要在运用中善于整合各流派的做法。
千万不要,迷信理论,把一些理论贯彻得特别彻底。
要像使用药剂一样,一点点的加大药量,要循序渐进,不要指望立竿见影。
千万不要,把自己和他人,特别是不要把孩子当成小白鼠。
今天觉得这个理论挺好,试一试,明天觉得那个理论又挺好,接着试,不停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。
也千万不要,试了几个理论以后,发现不管用就不试了。
彻底不信,与彻底相信(迷信)的本质是一样的,只是表现为另一个极端。
感悟:
我们有句老话,叫做三岁看老。
充分说明了原生家庭和幼年经历,对一个人一生影响之深远。
探索原生家庭,当然无可厚非,而且十分有必要。
包括对那些生活顺心如意的人,也要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。
因为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功于自己,而实际上,我们前半生的成功,往往奠基于原生家庭。
不探索原生家庭,就会过高的估计自己在成功中的作用。
如果,一个人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原生家庭,
那么,他的成功是不是也要归功于原生家庭,
他自己的作用在哪里?公众号:内向者曰
与爸妈抗争的35计|《原生家庭木马快筛》读前感
包括,那些受原生家庭拖累的人,也应该探索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正面作用。
这不只是为了给原生家庭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。
更重要的是,这差不多是证明自己不那么缺爱,从而走出自怜自艾的唯一近路。
也就是说,我们千万不要盯着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放,而对那些原生家庭的正面作用视而不见。
尽管那些正面作用也许不多,但有胜于无,有相对于无,是质的区别。
毫无爱意,和爱的不够,怎么能相提并论?
我们不是不可以探索原生家庭,也不是不可以追究原生家庭的责任。
但真正的问题在于,这些探索和追究并不能改变你的过去,反而容易因此陷于其中不能自拔,继而又耽误了你的未来。
你谴责一万遍你的原生家庭,也不能给高考加一分、也不能涨一分钱工资、也不能让你的爱情幸福。
我相信有相当多的父母,如果通过放弃自己的生命,可以给儿女弥补原生家庭的伤害,换取幸福的未来,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生命。
但问题是,不可能。
因为即使没有原生家庭的伤害,大部分人仍然不能幸福。
我们的幼年似乎是必须要经历伤害。
这种伤害不是来自于原生家庭,就是要来自于外部世界。
如果完全没有伤害,而是一切顺利、完全幸福,那就容易陷入空虚、虚无——生命不可承受之轻。
当负担完全缺失,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,就会飘起来,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,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,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。 公众号:西西弗书店
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,到底是什么轻?
要么就要为赋新诗强说愁,矫揉造作,无病呻吟。
要么无事生非、没事找事。
反正就是要作。
不是作自己,就是作别人,最后恶果还是要落到自己头上。
似乎,我们非要受点伤不可。
美剧《西部世界》把一些缺憾,甚至伤痛的回忆设定成智能机器人的心理基石,由此再衍生出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。
这样的设置是有心理学依据的。
我们总是有意无意选择用一些负面的东西,来浇筑成人生基底。
缺憾,使我们成为与众不同的真正的我们,并不断给我们力量。
所以,缺憾对我们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伤痛,确实是我们人生的基石。
在这一点上,本书说的没错。
似乎,我们非要恨点人不可。
不是家人,就是自己。
不是仇恨,就是悔恨。
青春期在家时,我们怨恨父母。
等离家了,工作了,才知道江湖险恶,才知道原生还是家里好。
所谓不离家,不知家好。
人,不痛过,是不会懂得爱的。
我们只有在反方向的被伤害里,才能真正地学会看似理所当然、熟视无睹、平淡无奇的爱。
我们不仅不懂得珍惜爱,还很残忍。
孩子和年轻人的那种轻率的残忍,多半是出于自己没有被人伤害过,不知道那种的轻率会让人有多么痛。
就算父母有过失,那也是我们的反向奠基。但我们意识到这些时留下的往往只有悔恨。
没有被残忍对待过,不足以谈幸福。
夜深了,晚安
附1. 参考信息
附2. 解读与评论
附3. 延伸与扩展
点击本句蓝色文字,打开【扩展4】与爸妈抗争的35计|《原生家庭木马快筛》读前感